2013年1月27日

誠實面對自己

2012聖誕節/2013元旦假期回台灣,看了王怡仁的「不藥而癒」,便感覺心中的野獸蠢蠢欲動。自從想一探佛學究竟,就把賽斯拋在腦後。不得不承認,賽斯書透過翻譯的關係,真不容易讀懂。「不藥而癒」便顯得好懂很多,依稀一些印象:
- 痛苦來自二元對立
- 大我:經驗到什麼?體會到什麼?學習到甚麼?成長了嗎?
- 自己信念創造出的實像,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挑戰
- 遇到的人事物,發生的任何事都是靈魂精心的安排
- 要用喜悅之心去面對生命;要用熱情面對工作(而非責任)

最近無意間我發現了賽斯電視台,上面放了很多新時代身心靈輔導老師的演講錄影,最近受了很大打擊,賦閒在家,一方面好奇,一方面需要療傷止痛,一方面有時間。就把王怡仁的「新世紀的覺察觀」,看完了。

影片連結:

筆記如下:
-       賽斯說:空無、涅盤離我們太遠,更重要的是「起心動念」(我不記得賽斯書裡曾經提到這個?)
-       物質與心靈的世界每分每秒都在變,很多時候物質的世界已經過去了,心靈的世界卻不斷在重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心靈的世界持續更久,更為真實
-       接納負面情緒跟想法,接納是消融、轉化的第一步
-       念頭+感受=感覺基調
-       接納自己的感覺基調,你有擔心、恐懼、焦慮的自由
-       在意識的國度裡,沒有好跟壞
-       念頭、情緒沒有好壞,只有接不接受
-       所有的外境都是內在的映照,但是勿用外境為自己打分數
-       實相是察覺信念的工具
-       夢境可以幫助我們消除負面情緒(舉例:白天在公司被老闆罵,晚上睡覺夢見被蛇咬)
-       生命就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改變關係,必須先改變自己
-       我們不需要為家人的負面情緒負責,假如這負面情緒的來源並不是我,也沒有必要急切地扭轉家人的負面情緒
-       當家人入低潮,若非起因於自己,首先適度切割,讓他靜一靜,我沒有必要要去掌握任何人的情緒
-       練習肯定自己,才能肯定別人。時常問自己在想甚麼?讓自己的心自由自在
-       植物有向光性;人有向快樂性。
-       家庭最能考驗人的信念,是最基礎的修為場。
-       其實家人反映你的一面。你的配偶就是你;你就是你的配偶。你爸媽就是你;你就是你爸媽(自己舉的例:BT都愛以計程車代步,假如我能夠接受自己不想等公車的這一面,我就可以接受BT的這一面)
-       肯定自己,才能讚美感恩家人
-       想像自己的天堂,給自己靠岸的地方
-       相信自己,就是相信一切萬有
-       把信念察覺出來,接納它。適時說出來,我們生活在群體的世界裡,並非單打獨鬥的一個人。

聽完以上演講,衝著「我有負面情緒/信念的自由」,我逐漸放出內心的「毒蛇猛獸」,一檢視自己和媽媽的關係;二大力寫出自己對老闆的不滿。

王怡仁之所以吸引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也學佛。就我瞭解的賽斯跟佛學,大部份是相容的,但是也有一些相衝突的地方。於是我很好奇,他如何融合這兩大家?

聖嚴法師說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這與王怡仁所說的「接納自己的感覺基調」並沒有衝突。只是,我並不知道要如何「接受它」,更遑論面對處理,就直接想要「放下它」

學佛之後,害怕「五蘊熾盛苦」,也不想十二因緣中,不斷「觸受愛取有」,更擔心自己在「口」「意」造惡業,於是對於自己的想法跟感受,反而是壓抑或是忍耐。或許更好的做法是:誠實接納自己的感覺與想法,然後清清楚楚看到念頭的生生滅滅,然後不再執取。

「信心銘」開宗明義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我的新解讀是:何必害怕壞念頭、惡念頭呢?人就是已經把分了善惡,所以才害怕,想要逃避,不願意接受「惡念」。假如好壞念頭都一樣自然,反而容易隨風而逝?

再者,這些念頭不是「我」,身體如房屋;念頭/情緒如傢具。我們只是短暫的租客,念頭/情緒可以自由調整,也可以添購或是丟棄。重點是不要認小為大,被身體或想法所束縛。在這裡抄錄一段南懷瑾《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冊p.994的 話:

「因為我們的習氣,認小為大,抓住個小的當成是生命的根本。禪宗說明心見性,見得是這個心,不是思想的心。這個道理講得最清楚的是《楞嚴經》,佛告訴 阿難,我們的生命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的,可是凡夫眾生顛倒知見,不認這個生命,卻只認身體。像是不認大海,反而指認大海上的一個小水泡當作自身。《圓 覺經》上也說,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把這個四大假合的肉身認為是自己),妄想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以為自己的思想是心,其實思想只是身體第二重,第三重的 反映)」

哈哈!寫到此,覺得賽斯跟佛法真像!祝諸位讀者,心得解脫,自由自在!

請大家一起欣賞有「誠實面對自己」一句原來我早就愛上你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買了不藥而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