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BT放「秋假」回來,本來說好要來個三天兩夜溪頭小旅行,但是颱風來攪局,擔心山區下雨路泥濘,所以我們就改成一路向南,衝向墾丁,看到晴空與碧藍海岸,玩心大發,又多加了一天,變成四天三夜。
既然BT都把旅遊書帶走,說要寫墾丁遊記,那我就重點提要就好:
1.
香蕉灣、砂島浮潛:
對徜徉在無盡的大海裡,我是又愛又怕。南台灣太陽熱力十足,泡在水裡有說不出的清涼,而且海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寄居蟹、健康的珊瑚礁與魚。但是,一邊漂著游著,也有一堆恐懼接二連三地冒出來:暗流、死屍、鯊魚、海洋弧菌、未知、巨浪、黑暗…聽來的(BT、明宿之老闆)、電影(大白鯊、少年Pi的奇幻漂流)看來的,加上想像力模擬, 一幕幕叫我好生怕怕。
2.
滿洲賞鷹:
之前好像就看到報紙提到國慶鳥—灰面鷲(每年剛好國慶前後路過台灣,因此得名),剛好在十月初來到墾丁,那就跟著湊熱鬧。我們都是賞鳥門外漢,當然沒有巨砲,連基礎的望遠鏡,有的是雙帶著眼鏡的眼睛跟12倍光學變焦的相機。不過,來到傍晚時分,多達五六十隻的灰面鷲還是赤腹鷹(抱歉,設備太差不足以看到身體細部),在天空呈兩種方向盤旋,就足以讓人興奮。當晚,閉上眼睛入睡前,腦中便浮現了成鷹兒滿天翱翔的畫面。
圖中的黑點全是鷲鷹 |
國慶日當天(星期四)十二點離開墾丁,趕兩點多左營的高鐵,回台北吃十二籃粥火鍋,雖然氣氛有些詭譎,但是真不虛網路上多位老饕的推薦,好吃!
十月十二日的萬里工作日,也很精彩!一到便讓我看到一隻大冠鳩,因為海拔高了一點,看得很清楚,當場驚呼。(看來我對猛禽都很有興趣)早上維護溼地,下午聽陳德鴻老師的講解,當時手上並沒有紙筆,但是憑藉著幾個小故事、五感官的體驗還有網路,BT和我竟然記下二十種溼地植物(條列如下)。若許是熱情驅使所致。
本來因為不爽我而不想來的BT聽得津津有味,老師說誰要拿回家種?搞不清楚狀況的BT口袋收集了好多,說是要帶回新加坡種,出發前一查才知道攜帶動植物出境要檢疫,現在躺在我家陽台,不知是否活得下去?
日月潭藺
穗花棋盤腳(水茄苳):護岸植物
風箱樹(水芭樂):護岸植物
絲葉狸藻:超小食蟲植物,吞入微生物,會由透明變黑
台灣萍蓬草(水蓮花):經典名曲「孤戀花」裡面題到的「水蓮花」即是
水蓮:可食,在市場可以買到,生長高度隨水位不同而不同
台灣水韮
辣蓼:不知情的我們,下午每人嚼了十元大的辣蓼葉片,舌尖當場麻辣地不得了,直到睡前舌頭還有異樣
紅辣蓼
這隻幼蟲已經快要羽化,不太怕大安水蓑衣的植物鹼了 |
大安水蓑衣:與孔雀蛺蝶有種爾虞我詐的關係。大安水蓑衣不愛被吃,於是會分泌植物鹼讓蛺蝶幼蟲覺得難吃,但是蛺蝶幼蟲也很聰明,會先下手為強,從葉柄先咬下去,讓大安水蓑衣沒有分泌植物鹼的機會。
田蔥
魯蕨:不斷變色
野菱:非常小、而且有倒勾
魚腥草
水車前
台灣水龍
三角藺:葉子的橫切面呈三角形
水社柳:喬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