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中藥學了,真是鬆了一口氣。
根據同學統計,教科書總共列了兩百多味中藥,對於我們這種"業餘愛好者",老師當然不忍心要求我們精讀全部,說只要精讀每一分類的前三味藥,就足以應付考試(例如:清熱燥濕藥,就要知道黃芩 黃蓮 黃柏的性味 歸經 以及功效;活血調經藥,就要對丹蔘 紅花 桃仁瞭若指掌...)。不過,這樣的要求也要記熟一百多味藥,造成不小壓力。
雖然根據前幾次考試經驗,可以推估縱使內容極多,考題也會是非常直覺的,不會又有什麼分析比較題,讀到讀過,幾乎就可以答出來。考前還是不免緊張。尤其是問答題(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考問答題?),雖然我確實猜中老師要考哪一題,但是我還是擔心老師可能不考那一題,為了這個萬一,花了好多時間。
只能說考試真是必要之惡,硬塞了這麼多東西,雖然才過了兩天,我可能已經寫不出來那題問答題的答案,再過一兩星期,更多東西會離開腦袋,不過似乎對中藥產生了感情(之前有點排拒),想想假如能夠用天然的動植物 礦物治病,何必用到化學合成藥呢?比較能夠感受人的"動物性"以及與自然界的關係,就像賽斯說有時動物生病了,也會找些藥草來吃。
去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園一趟,發現許多藥草,其實是我認識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還有蕨類(如:骨碎捕 貫眾 狗脊)跟水生植物(如:蓮子 芡實)呢!呵呵!我未來的花園就不只有觀賞價值 生態價值,還可以自己栽培藥草呢!
中藥上完,就要進入"方劑學",也就是中藥的組合,如: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
2 則留言:
恭喜你.
我還是虛位以待幫你包藥這個職位.
Dolly
不簡單,給你拍拍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