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花園菜園小夢"這篇蹦出來有點讓人摸不著腦袋。其實我喜歡弄花弄草,但是住在公寓裡養盆栽不能滿足我。2007年的夏天,你說幸還是不幸呢?我失業在Minneapolis經營了一畝小菜園,看到蔬菜水果從小苗或是種子,吸收有機肥滋潤後土地的養分,逐日逐日伸展開來,第一手感受什麼叫生命力。應該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喜歡這份實體耕耘收穫的感覺(詳見青菜園標籤系列)。
又是因緣際會吧!到了香港,我加入了GMP團隊。縱使我有千百個抱怨,想到完工之後的成果-香港島加上九龍在短期的一兩年之內,會種上數萬顆喬木,加上百萬的灌木,仍不免震憾。GMP是由土木工程署推動的計畫,從一開始就舉辦了好幾次的社區論壇(community forum),更寫了無數的諮詢信(consultation letter)詢問相關單位的意思。
社區論壇不只是形式上徵詢社區意見,所有論壇的發言,作為顧問的我們都留心紀錄下來了,進入細步設計時,更是要確保每一意見被採納融入,否則你最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雖然社區的參與仍顯得被動,但是已經比台灣好多了,因為台灣的做法似乎就是公告計畫,公告期間(像是一個月)內若是沒收到任何意見,就可以"准過"。(這是我幾年前的經驗,假如有人能更新我點公部門進歩的好消息,我會很高興的!)
我希望台灣也能努力增加城市中的綠地(郊外的綠地更是不能留失),不止要像香港政府大刀闊斧地進行,台灣城市的綠地要屬於社區,由社區民眾提出綠化的需求,找尋社區中可以進行綠化的土地,我想像的NGO會去幫忙調查地籍 釐清可行性(例如:是否影響行車視線?),建議樹種,引導民眾進行設計…如此一來,民眾藉著真實地接觸土地,產生歸屬感,認為自己屬於地方,地方也屬於你。
歸屬感會讓你對地方有感情,有感情自然會有責任感,就像你不會放任自己的家裡像豬-tiau一樣髒亂惡臭,現在時興的室內設計,縱使買了20 30年的中古屋,也願意花個數十萬甚至百萬裝潢,讓自己跟家人在裡面住得舒舒福。這樣的精神同樣可以延伸到室外,不是要花大錢,而是把室外也當作自己家裡的一部分去關心照顧。(哈哈!那麼台灣的城市地景便有希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