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相信生命 - 千里步道【智庫沙龍-60】走路的力量(2)-走向與自己和土地對話的旅程


雖然與千里步道結緣已久,但是這卻是第一次參加智庫沙龍,而且還是託CL的福,因為這次是四組人馬步行環島的分享會,CL也非常想這麼做,所以想聽聽看。不過因為潭美颱風,CL反而無緣參加。本來因為颱風後豪大雨,我還有點不想來,沒想到,本來告訴CL「騎車環島已足矣,徒步環島太累了」的我,心頭也癢了起來。

塞了好久才到(遲到的藉口),前面有些沒聽到。盡量忠於當時聽到的,摘要以及名言錦句如下。

部份內容是針對來賓提問的回應。如當晚有位觀光相關課系的老師提問:徒步環島要怎麼與生涯規劃作配合?(徒步環島聽起來很棒,但是要怎麼說服17. 18歲的觀光科系學生,徒步環島?一般人的工作也很難配合)

以上四組人馬的回答,都不「具體」,但是,卻讓我覺得他們跳脫了一般「理性邏輯的算計、規劃」,選擇去相信生命。不知是因為相信生命,而走了這條路,還是走了這條路,而相信生命?無論如何,「相信生命」令我十分感動,可能是我正在學習吧!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之淑惠:(淑惠與先生都曾經是人本或森林小學的一份子,生了孩子之後,就以親子共學的精神,想要吸收不只是書本影片的知識,想要去更接近大自然的環境,於是帶著四歲娃徒步環島,拜訪想要瞭解的議題,包括:反大學圈地、反大埔徵收)
「徒步環島之後,發現台灣是個願意成就夢想的地方」(兩個大人與小孩坐在娃娃車上,差著「大腳小腳走讀台灣」的旗幟,路人大概都明白他們在徒步環島,有時候陌生人明明汽車或摩托車已經開過去,還折回來,塞給這三人麵包、饅頭
「採取主動之後,助力一直來」
「走完之後,全台灣都是家鄉」
「放鬆心情,看每一天生命會發生什麼事」
「不再因為恐懼而做什麼,也不再因為恐懼而不做什麼,而是為了想要而作」

他們的「大腳小腳,走讀台灣:親子共學,93天徒步環島之旅全紀錄」各大實體網路書店,熱烈販售中。


跟著媽祖去環島之朱朱:(朱朱來自台東鹿野,徒步環島是朱朱給自己的25歲生日禮物。就讀輔大關係,拜訪新莊老街慈祐宮,突然有了進香的念頭,進香之後,覺得既然走完全程七百多公里,環島一千兩百多公里,也沒差多少了,於是就上路,尋訪全台媽祖廟)

米勒(Henry Miller)的名言:「旅人的目的地並不是一個地點,而是看待事物的新方式。」
「乘涼之後,是否向樹說聲謝謝?」
「媽祖保佑著台灣人的祖先」
「從小老師、社會就教我們要去計畫未來,然而她卻是為了打破框架而走」
「手很巧,很喜歡手作,但是卻念高中,但是一路走來,曾想說自己是不是更適合去念高職」

朱朱本身是手繪藝術家,這趟旅行集結成作品「跟著媽祖去環島展」,目前在板橋Mellow Coffee & Tea(仁化街643號,江子翠五號出口)至九月25日,想去嗎?跟我說一聲喔!我也想去。


鎮維
「台灣是我們的家,我們要用甚麼方式去認識我們的家與家人?」
「迷路是必然的」
「用心走一下家門口的那條路」
「旅行、環島的目的就是要回家」
「想要得到甚麼?  v.s. 回饋甚麼?」


微光計畫之巴奈:(巴奈這組是兩個女生,不是純徒步,開車定點到某地,每個地方至少會待五天,一共歷時128天,最遠還到達金門。他們環島換宿,辦過71場音樂創作分享、30場身體聲音探索工作坊、夜宿43點、做過11種不同的工作)
宜蘭的在地人說:「宜蘭現在不種稻,改種民宿」
「家和土地是甚麼?等我回去的地方」
「微光計畫就是分享,台灣的每個角落,都有微微的光」
「台灣是滋養你做夢的地方」
「不用等待,時機到了,自然會發生」

當晚,巴奈就與我們分享兩首它的創作歌曲,席間的小孩自然而然隨音樂搖擺身體。巴奈的專輯開放預定中。


千里步道芸姿說:「走路會給你帶來力量」。

p.s. 1. 智庫沙龍除了是免費參加之外,還有提供手工包子跟豆漿喔!這麼棒的團體的活動,是不是要贊助一下!?

p.s. 2. 有夢就去追尋吧!台灣是個做夢與實現夢想的地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