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

過動兒現象

最近跟「過動兒」一詞非常有緣,一連接觸到四則相關訊息:

一是facebook上很紅的一則新聞,後來主流媒體也報導了,內容大概是說一個小學二年級女生的媽媽A,知道他女兒班上有個小男生B,有過動問題,坐不住,會去翻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這位媽媽聯合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家長,要求與B的家長見面,目的是要B轉班,以免干擾自己的孩子學習。

二是聽了惠敏法師三月18日的演講 -《慈悲禪修知心智科學》。最後看了一段英文的紀錄片,背景在英語世界,看到一個有情緒困擾的幼稚園小朋友C,已經透過許多藥物在治療,他的父母不想再讓他服用更多種藥物治療過動。他上課不是很守秩序,他會打其他小朋友,他曾經和父母被關在電梯裡,因此懼怕搭電梯。

看小朋友像是遊戲一般地學習冥想,有模有樣地盤坐著或是躺著…。後來C搶了D玩具,D大哭,老師就過來,首先問D的感覺是如何?再問C的感覺如何?又問C,你認為D的感覺如何?經過了學習,小孩子因為懂得觀察自己的情緒,成為心的主人,而不陷入情緒的旋渦,同時也能同理別人。最後,C敢搭電梯了!

三是在飛機上看Herald Tribune上的一篇文章 " Diagnosis: Human ",作者Ted Gup是哈佛大學Edmond J. Safra倫理中心(Edmond J. Safra Center for Ethics)的研究員。開頭提到目前美國有11%的小孩(約六百四十萬人),被診斷為過動兒,作者的小孩也是其中之一,一剛開始,作者並不情願讓小孩吃藥,但是實在沒辦法,最後也只好讓小孩吃藥。整篇文章在探討過度診斷的問題,其中說到 “ Ours is an age in which the airwaves and media are one large drug emporium that claims to fix everything from sleep to sex. ” 這句話真是說明一切,雖然Ted Gup是在說美國的社會,凡事都愛和美國看齊的台灣社會,凡事都可以(或說「都該」)透過藥物解決這點,真是不遑多讓。

最後是阿姨轉寄給我的「醫師:睡前摸頭 改善孩子脾氣」。為恭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博,非常有心地推廣「非藥物治療方式改善行為」,其中一個方法是每天睡前摸摸孩子的額頭,一方面促進腦中血清素的分泌,另外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慈愛。林博醫生在YouTube影片「搶救童愛(修正版)--消除過動兒暴戾之氣」裡的一句話,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意思是說「無論科技再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會變的。」

Ted Gup 提到y一直到1970年代,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這份美國心理醫師的聖經,將同性戀視為疾病。如今美國有幾個州已經合法化同性戀婚姻了;法國上議院也已經通過同性伴侶的結婚權了,「把同性戀視為疾病」顯得十分荒謬。

過動兒,是這幾年新興的名詞,事實上這種小孩不是這幾年才出現,台語裡「ge」、「chiaN」或是「chhiak-猴」就是在形容這種小孩吧!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每個早上老師開完會,進入教室都有個「處罰時間」,幾乎每天就是重複看幾個衣衫不整的小男生,挨罵挨打。

過了二十幾年,當然還是有這種小孩,不過他們多了一個新標籤「過動兒」,這個世界仍然不理解他們、排斥他們。他們不只是調皮搗蛋、不聽話,他們還要吃藥,小小年紀就與跑醫院還有慢性處方籤為伍。

然而,過動兒真的是病嗎?真的需要藥物治療嗎?

就算過動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第二跟第四則訊息告訴我們:現代醫學裡面化學合成的藥物絕非唯一的解藥,刺激頭皮與情感交流同樣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分泌。學習冥想可以從根本瞭解自己的情緒,而不被情緒牽著走。

只可惜現代醫學有太多理由把自己變成唯一的權威,這其中包括傲慢 - 將自己視為最文明、最先進的醫療方法,完全藐視人們與生俱足的自癒力與非主流的醫療方式,還有醫藥以及各種醫療儀器檢查,背後代表進入醫生與藥廠口袋的金流。而廣大的群眾也願意相信「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我要看醫生打針吃藥開刀才會好」。

最後,我由衷希望冥想或靜坐,能夠儘早進入教育體系(將處罰時間轉變成「靜心時間」,是不是更有建設性呢?),像是現在風靡全世界的瑜珈,雖然只移植部份的禪修,效果或許會打折,但若是包上科學的外衣,能讓所有人類,不分宗教種族文化受益,那又如何呢?若是這些小朋友,能夠在很小就看到自己的「心」,學習作「心」的主人,或許可以減少他們在群體生活中的挫折,也可以幫助他們學習。而我們的社會,或許可以少了幾個從小因為邊緣化而誤入歧途的罪犯吧!

3 則留言:

winddriver 提到...

寫的真好耶!

匿名 提到...

在face book上看到有一父母將孩子出生就托給鄉下姨婆照顧, 姨婆要工作就將小孩推至大樹下或門口, 照顧她但很少和她互動和講話. 到孩子上小學才發現孩子無法專注學習. 經醫師訪談才發現還子錯失三歲前學習黃金期. 這時只能做些挽救措施.

太多的可能, 或許一半靠自療力, 一半靠醫護來幫助.

Suka 提到...

真的,除了醫療,我們還可以為自己跟家人做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