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預計要在旅館住上兩星期 8/6-8/12

2011/08/06(六)
- 新加坡航空伙食不是豬食等級,飯後還有Häagen-Dazs冰淇淋,機上報紙電影選擇很多,感覺一下子就到了
- 計程車司機一直在用手機爭論甚麼,英文與“福建話”夾雜,我對於他英文通順程度與辭彙感到驚訝!
- 買了張易付卡
- 這段時間旅館由學校出錢,但是上網要自己額外掏腰包,費用其貴無比,每天要SD20 1SD = 24NTD),BT還是阿莎力給它買下去
- 住在Orchard Rd. (烏節路)上,最近的地鐵站就是Orchard,初步在附近逛逛與的覓食的感想:好貴阿!可能是在烏節路這個精華地段吧!
- 不像亞洲,路上街道與店名標示以英文為主,中文字零星出現
- 街道空間明顯寬敞許多

2011/08/07(日)
- 在牛車水(China Town)附近逛逛,一開始看到一些盡是賣(老外)觀光客的小攤子,覺得真是破壞了這條老街/老房子
- 後來逛到安祥路(Ann Siang Rd.)厄士金路(Erskine Rd.)一帶,欣羨人家老街的新生命,充滿歷史的建築物現在變成精品旅館 服飾店 咖啡店 餐廳 繪本店 Spa…,就算偏於中式的房子換上洋文招牌,也活力四射,一點也不怪,城市的深度就在這裡
- 在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Market)吃到很不錯的天天海南雞飯和合記五香貫腸!兩個人吃不到SD10,比香港普通的一餐便宜很多。
- 發現原來最新一條環狀線捷運要到今年十月才會開通,這表示十月以前,去BT學校和宿舍都不是很方便
- 店家關門的時間好早啊!甚至週日不開店呢!

2011/08/08(一)
- BT去學校報到,從旅館到學校約SD9,不到二十分鐘
- 早餐老曾記雞肉咖哩餃好吃
- 下午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地鐵+公車)到學校與BT會合,約SD2,費時近一小時。地鐵換公車的那一站叫Clementi,中文叫“金文泰”。(這個金文泰應該是廣東話發音)
- 這裡的公車也可以用像悠游卡的EZ-Link,而且上下車都要拍卡,應該是坐多少算多少吧!
- 下午去看學校宿舍,魚與熊掌不能得兼,不是西曬,就是面對正在蓋新宿舍的工地,BT繼續凹凹看,看是否可以給我們更多選擇
- 本來要吃某家日本料理,只可惜好像倒了,不見了,於是轉戰同在City Hall站附近的逸群雞飯。場所比熟食中心乾淨,但看得出來是家老店,菜單上竟然沒有價錢,雞肉屬於沒有味道的白斬雞,配上醬料雖然也不錯,但是BT但我都認為還是天天海南雞飯比較好吃。雞飯SD5.6,但是一大盤炒空心菜卻將近SD10,所以也吃了SD20出頭
- 剛好就在Purvis St. Seah St.,意外發現它們也可以稱得上老街,房子的老樣子都還在
- 華人的預設語言似乎是“華語”,也就是台灣人口中的“國語”。但是,其實也通福建話或廣東話(仍待進一步觀察)
- 晚上看電視看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國慶前談話,馬上可以發現跟香港首長講話的口吻大不相同。雖然不脫家長式,但是至少就內容而言,是個開明的好爸爸,大家都是一家人,政府努力在解決民生的困境,要讓大家過得更好。別怪我對香港餘恨未消:香港政府總是在應付,而只願意滿足最低度的要求。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跟政府首長以及議會產生的方式脫離不了關係吧!想選香港特首的人,最主要是要得到北京欽點首肯;香港立法會有一半是“功能組別”議員。

2011/08/09(二)新加坡獨立建國46年國慶
- 住過香港使人容易滿足,這幾天吃飯都不用排隊或訂位,也不會很擠很吵,心裡便覺得舒服。縱使昨天看得學校宿舍不甚完美,比起住過兩年的九龍塘又一居,都是用更少的房租住到更大的空間。
- 吃了地鐵Farrer Park站附近的“王亞細肉骨茶”(Ng Ah Sio Bak Kut Teh),沒想到以前學的教會羅馬字都在這裡用上了!茼蒿就是Tang-O。跟我想像與記憶中的肉骨茶完全不一樣,湯裡浮著幾顆大蒜頭,味道是超濃嗆辣的胡椒,還可以加湯呢!豬腳也不錯。
- 下午逛了小印度,一出站就可以聞到印度香料的味道,沿途當然少不了印度餐館,金飾店。平價服飾店外附設裁縫機改衣服務,負責改衣服的都是男性。很多人離開地鐵站都大包小包,看得出來很多印度人放假都會來小印度採買。
- 還有一家人氣超旺的印度廟 – Sri Veeramajekuamman Temple,跟之前在牛車水看到的印度廟一樣色彩豐富,又剛好適逢星期二,廟裡很熱鬧,像是某種誦經法會
- 最後在離旅館一站的Somerset下車,沿著Orchard Rd.一路走回旅館,各種購物中心 百貨中心一個接一個矗立在路的兩旁,賣場的數目絕不下於香港
- 吃了好幾餐南洋料理,有點想吃日本料理,但是這裡的日本料理店不太多,需要去探聽一下
- 看到最後一點國慶晚會- 唱國歌(Majulah Singapura)還有一小段誓詞:
We, the citizens of Singapore,
pledge ourselves as one united people,
regardless of race, language or religion,
to build a democratic society
based on justice and equality
so as to achieve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for our nation.
2011/08/10(三)
- 烏節路上的購物中心或百貨中心裡面,幾乎每一個都藏了很大的美食街,規模是我前所未見,接下來會有很多餐都在這些地方解決,來到新加坡,還沒用到自備的餐具,按個讚! 
- 在大葉高島屋裡的紀伊國屋書店:主要是賣英文書,中文書區還算蠻大的,雖然這裡的人多用簡體,可是紀伊國屋書店大部分是賣台灣的繁體中文書,價格大概是台灣的1.5-2倍之間,所以就在書店裡看看吧!看到有位仁兄用手機"影印"書。買了一本"新加坡公共交通指南",旅遊書的簡略地圖,無法滿足我這種"深度"旅遊者。
- 在旅館最近的兩個地鐵站:Orchard跟Somerset都各有一家鼎泰豐,於是晚上就來懷鄉一下,點了小籠包 菜肉餛飩 排骨蛋飯 波菜(名片上說新加坡一共有七家鼎泰豐)

2011/08/11(四)
- BT問了學校,結果是:只要學校宿舍有空位,自己去外面找房子就沒有住屋津貼。
- 探索了一些在新加坡工作的可能性:像我這種"Employment Pass持有者"的眷屬,是可以在新加坡工作的,但是找到工作之後要跟人力部(Minister of Manpower)申請張同意信(Letter of Consent),線上申請作業時間平均為七天,免費。而且好像可以在政府機構工作。
- 午餐:Wisma Atriua 裡大食代的田雞粥,據旅遊書上說新加坡人很愛吃田雞,我也不排斥,用陶鍋煮的一大甕粥,吃得好飽啊!SD6.4,換成港幣40出頭,才覺得價格合理。結論是不能跟台灣比,不然什麼都好貴。
- 吃飽又去紀伊國屋書店打書釘,心想這是不是一個惡性循環呢?書很貴,大家都不花錢買,就站在那裡看,所以賣每一本書的成本又變得更高了
- 在大葉高島屋地下街第一次吃到亞坤伽椰土司,讚

2011/08/12(五)
- 再去學校宿舍看了兩個單位,但是都只有更爛,原來看的西曬單位也算是勉強可以接受:西南曬,反正我也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來,就算留下來也不知道會在哪裡工作,何必為不一定會發生的事預先擔心呢?BT強調:過去小屋是西北曬,冬天沒太陽,還吹西北風
- 還近一步了解宿舍周邊:走出後門,越過斜坡草地就有一個小型購物中心:West Coast Plaza,裡面有間日本小超市還有連鎖超市Cold Storage,也有一些餐廳,莎莉說三樓有家好吃的馬來菜。再走過天橋,有個傳統市場加小吃攤。除了離地鐵站兩公里之外,生活機能算良好。
- 再次來到BT辦公室,位在五層高的建築物裡,沒有電梯, 樓梯間是半挖空的,而且挖空的部份是下半部,不是上半部,叫我匪夷所思。中庭風格頗為休閒,還有個涼亭,在那裡看書 工作,感覺很悠閒
- 錦茂小販中心:水粿(迷你的碗粿,加辣)、全記鴨飯令人驚艷,一剛開始看到飯黑黑的,想說會不會很鹹啊!吃下去才知道,鴨肉是當歸鴨,附湯是當歸鴨湯,飯黑是淋上當歸湯汁的結果,還想再來一盤
- 荷蘭村:試了亞坤的奶茶,香濃到BT甘冒晚上失眠的險不停享用。整個荷蘭村是以夜店跟餐廳為主,我們就是純觀光。Holland Ave.的另外一邊有個新景點叫集美園(Chip Bee Gardens),旅遊書說這是國宅的再利用,裡面的店家都很“高貴”,氣氛很安靜,有種美國郊區的味道。

註:新加坡福建話的發音大致與曾經學過的教會羅馬拼音相同:
b要發 /v/
k 要發 /g/
t 要發 /d/
p 要發 /b/
誰說沒人在用教會羅馬字呢?新加坡人用得可習慣了呢!在台灣純漢字的語言環境,我們可以多一點想像。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9月22日那個周末很有可能會去新加坡喔
不過是跟友人去找另個朋友玩
如果你有空的話我看能不能脫隊跟你聚一聚
好久沒看到你了喔!!!
如果真的在新加坡見了面, 只能說這世界好小阿

確定了再跟你聯絡!
祝你的"新"生活一切順利!

匿名 提到...

新加坡好像還不錯玩, 說不定找Lisa一起殺過去找你血拼與大吃大喝一頓.

KaCHeNG 提到...

@ leemiho: 對呀對呀!好久沒看到你了,上次跟Daphne skype,還有八卦到你,呵呵。確定行程再跟我說。

@ 阿姨:目前為止,覺得還不錯。確實有些不錯吃的東西,可是不能用台灣的物價水準衡量。購物據說等到大打折,有牌子的衣服 鞋子會比台灣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