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1當完交換學生離開歐洲,真是事隔十年,才再度來到歐洲。而且此次我們是抱著一種"看看未來居住環境"的心態而去的(雖然最後BT決定不去了),所以不只看景點,也看看超市 電器用品店 藥妝店 亞洲食品店 比比價,任意在Uni. Lu附近閒蕩,雖然我貪婪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景點的觀光客心態還是難以壓抑,不過步調與一向瘋狂的行軍旅行團行程真是和緩許多,有種漫遊的樂趣。
這次我沒有買旅遊書(還是利用google book把旅遊書裡的餐廳抄了下來,別怪我,因為單講盧森堡的旅遊書,我大概只看過一本,其他都是講了一堆比利時,配上少少的盧森堡),只有去pl Guillaume的遊客中心,拿了免費地圖,還有花一歐元買了景點介紹"Discover Luxembourg"沒有既定的行程,只有個大方向,像是今天往Gare走,或是今天往Promontory,很多景點就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現"。
盧森堡是個小國,過去的地理課本,總是在一段的篇幅,把它跟荷蘭 比利時一起帶過。也很難找到獨立介紹盧森堡的旅遊書。當然,原來我也沒預期自己會特別來盧森堡。不過,它的美景卻讓我一點也不後悔。
Petrusse Valley是最令我難忘的,谷底我就走過兩次,從橋上經過N次,每次仍然忍不住拿相機一直拍。走過許多歐美洲城市,老街 教堂似乎不太能引起我的驚喜,但是碉堡與自然結合的Petrusse Valley卻讓我興奮地鬼叫,隨便拍都是一張明信片,不過,爸爸說看了幾張照片之後,覺得沒什麼,好像就是有個橋…,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走一趟,感受身處期間的箇中滋味吧!過去緊張的防禦工事,如今部份還給自然了,現在成為人們的休閑去處,無論是散步 騎腳踏車,或是單純坐著發呆都很舒服。加上現在正是春暖花開,大地復甦的時刻,雖然還是有點冷(但是比起MI或MN,算什麼呢?),各種顏色紛呈,只能說一片美好。
Ground也是遊客必須拜訪的景點。跟Petrusse Valley比較,這裡的樹木比較少,仍是谷地地形,所以沿河谷所建的不同年代的碉堡仍然很有層次感。古城區跟這些防禦工事名列世界遺產,盧森堡夾在歐洲列強之間,特殊的河谷地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歐洲各大王朝/國都在這裡修築過碉堡 城牆 砲台…,一路上的解說牌,多是德文法文並陳,好不痛苦!只好想說回家去wikipedia。
盧森堡市,分成了許多小區,整個城市似乎仍高度成長中,不只在新城區Kirchberg可以看到新工地,即使是觀光景點內都可以見到大型塔式起重機的蹤影(當然是蠻煞風景的啦!),就我們走過的幾區,包括:
Belair (旅館所在)
Centre(老街,觀光重點)
Clausen(河谷,BT很喜歡這區)
Gare(車站)
Grund (觀光重點)
Kirchberg(許多歐盟重要機構設在此)
Limpersberg (Uni. Lu. 週邊) 以及
Phaffenthal(河谷)
除了Kirchberg裡面有高聳冰冷的現代建築以及超大街廓之外,其餘部分建築高度幾乎都維持在5層的高度,或許是某種都市設計法規使然,有些明顯很新的建築物也與週圍相應,有著灰色的斜屋頂的閣樓。
相片已經上載,請按:https://picasaweb.google.com/oojain/201104LuxembourgTrier
3 則留言:
所以妳們要搬到盧森堡?
本來是確實是抱著這種心態去看看的!但是,半路殺岀個新加坡,現在已經決定要搬去新加坡,或許還會有短期訪問盧森堡機會(我是比較痟想去盧森堡啦!)
新加坡啊?! 需要介紹朋友嗎?
ggsadventure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