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下,我認識了一位慈濟的師姐。今天終於有機會見到她。寒喧一番之後,她極力邀請我成為慈濟會員,這就意味著長期的承諾,雖然這個承諾不需要很大,每個月30塊港幣也是力量。
我對慈濟是抱持漫正面的態度,回台灣我也蠻愛看大愛劇場的,我也願意岀力當志工,但是我實在不願意捐錢給慈濟。
大概幾年前看過一個統計數字:台灣民眾捐給非營利組織的善款,超過N%以上流入宗教類團體,其餘團體要爭食剩下的(1-N)%(我已經不記得具體數字了,努力google了好久,就是找不到原來的報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N大於等於50)。
終於找到可靠來源的一篇文章:"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 - 台灣社會的宗教捐款現象",文中提到"在內政部民國八十八年的一項關於「捐獻」的社會統計中顯示,在這一年來曾經直接或間接(購買義賣品)捐款給非營利團體者計5,555千人,其中以捐助「宗教團體」的人數最多,占62.53%,且在捐款金額方面,個人對「宗教團體」之捐款占對非營利團體捐款總金額的49.16%,而「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居次」,占37.27%。"(不知先前的印象是否來自49.16% + 37.27% = 86.43%?很可惜,我還是找不到"內政部民國八十八年關於「捐獻」的社會統計"的原始資料)
而且,在2006年的這篇文章"當代台灣非營利組織的一般性考察:概況 趨勢及其相關問題意識",慈濟慈善基金會名列台灣最大的基金會,基金數額高達新台幣250億。
雖然師姐說作善事不能少我一個...我的捐款會依照我所指定專款專用...我也看到每當災難到哪裡,慈濟人就到哪裡...
算我鐵齒,算我鐵石心腸,我還是決定 不 把錢捐給慈濟,還是捐給更缺錢的:
- 環境資訊中心
- 主婦聯盟
- 公視
- 綠黨
- 恩加貧困家庭基金會
- 勵馨基金會
- 善牧基金會
-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 苦勞網
(先後順序沒有意義)
1 則留言:
我想慈濟的資源夠多了. 明年我會在宜蘭成立博幼計劃(類似恩加), 讓我們大家散ㄅㄛ(找不到這個字)更多的愛出去.
不過首先要對自己好一點, 再給家庭成員, 更進一步帶給社會的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