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上星期五(2010/09/03),我開始上中醫課。上課時間是每星期二 四 五晚上七點到九點半。經過一番小波折,決定半工半讀到12月中,算是做滿一年,履歷好看一點。不過,每逢二 四 五,可以四點離席,回家睡個午覺 吃飯,再去上課。
目前為止上過兩門課:中國醫學史跟中醫基礎理論,以上兩位老師皆以"普通話"授課,對我是一大福音!對大部分香港同學是頗痛苦的。前者不用考試,所以就輕輕鬆鬆,像是聽老師講講故事。因為家學淵源不信中醫的媽媽,還問我老師在上什麼?是不是在那裡自吹自擂?幸好不是。上星期講到1972年考古發現的馬王堆裡的醫書,裡頭記載的醫學知識跟當今的不同,就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中醫基礎理論,會考試,就比較需要繃緊神經,上週講到陰陽的觀念。老師講得很清楚,我也聽得很明白,但就怕考試是"三民主義的考法",課本全是簡體字,我終於嘗到長期以來拒絕看簡體的惡果了,而且印刷非常簡陋,內容又無趣,很提不起勁來複習。
繳費以前,我對於課程品質有些疑慮,不過目前為止,覺得是真材實料,假如都能維持這樣的水準,倒是很値得。
浸會大學跟我家同屬一區,但是卻是一區的兩邊,走路大概要半小時,九點半下課,實在沒興致散步回家(沿途也沒什麼風景跟商店),於是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探索,我發現三台可以搭乘的小巴,班次都很多,搭車時間跟等車時間差不多,真是好多了!
至於為什麼想來上這個課程呢?主要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跟養生吧!拿不拿證書 文憑,對我不是很重要,只是自己看了一些通俗中醫書,總是不能完全了解,所以就來當學生,聽老師講囉!
1 則留言:
現在我們這一輩與上一輩, 都有病痛. 常想找一中醫調養一下體質, 可是又害怕. 我想待你結業, 就會有一堆人找你了.
台灣承認香港大學的文憑嗎?
Dolly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