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氣的樂章 讀書筆記 (草稿)

最近寫部落格的頻率越來越低,一是我越來越懶;二是之前回台灣竟被檢查出左眼視網膜出現了一個小洞,雖然醫生說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因為無法預防,只能勤作檢查,但是我還是開始使用少用電腦了。

這次回台灣,帶回了媽媽看了一半的"氣的樂章",非常推薦給對中醫愛好者。最近一年自己囫圇吞棗看了一些通俗中醫養生,學了很多立即可以自救的小秘方,但是總有一種在五里霧裡的感覺。"氣的樂章"提供了一些科學的解釋,讓我更了解整個中醫思想脈絡,雖然不是學術著作,但是牽涉到物理知識,所以也並不很好理解,卻更激發我的好奇心,想把作者的其他兩本書都找來看看。

筆記:
- "氣"就是動脈血管共振的位能

- 循環變差(缺氧)的五個過程:癢 酸 痛 麻 木

- 身體是一個共振系統,經絡就像彈簧,器官則是掛在彈簧上面,穴道則是一些提高共振效率的小彈簧。 

- 心臟不斷送岀能量,讓身體各器官吸收,不同器官接收不同週期的波,肝是一個週期,腎是兩個...

- 在心臟收縮產生的波動傳遞到一個器官時,器官只要調整到相應的共振頻率,就可以接受這個能量的波動。(像是接收廣播的原理)

- 心臟一振動,大約1.7多瓦,隨便用手加壓就可以達到十幾瓦,這是為什麼穴道按摩會有效的原因

- 小腸經是最後一個,所以當身體能量不足時,小腸經經過的部位最容易被犧牲,所以面部長斑或是小指都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 因為身體是個共振系統,所以把脈就可以知道身體哪裡出錯

- 細菌無所不在,身體那一部分循環一不好,細菌馬上搶攻。凡是血液循環不良的地方,就會出現疾病

- 有些病症是由外傷引起的(包括開刀的傷口),這是最容易治療的:這一點或許可以解釋我的脹氣,可能是左膝蓋開過刀,傷了胃經

- 中醫可以處理後天 氣血循環的問題,無法解決先天或是基因的缺陷

...待續

1 則留言:

Mon 提到...

換新版面了阿 好好看喔 有煥然一新迎接夏天的感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