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樣的海報一共有十張,點進照片可以看清楚,上面到底在寫什麼,)
另外,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很認真地看了"港島東海旁研究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的網站還有報告書。點進此,可以看到今年(2009)4月5日發生集思工作坊的實況照片。點進此,可以透過郵寄 電話 傳真或E-mail,發表意見,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進報告書附錄H,就可以發現這些書面意見都被紀錄下來了。假如比照GMP(綠化總綱)程序,顧問公司是必須限時回覆的。
最近台北"捷運南北線"引發爭議(詳請見綠黨秘書長潘翰聲寫的"凱子捷運到此為止")。先撇開爭議不談。我想問的是這些攸關市民生活納稅人血汗錢的重大建設,是不是曾經在規劃階段便公開讓一般民眾知道,並且廣納意見呢?香港的公民參與方式仍然很有改進空間,還是很值得拍拍手。因為至少做到了:
公告在人潮來往處
各種形式的意見都被聆聽
公共諮詢大會
我們先不要問多少意見被採納了,但是至少資訊不虞匱乏,而且人民的聲音有個出口。
再舉一個例子。不知道你對"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的了解是什麼?觀感是什麼?
先來看看主流電子媒體關於後龍科技園區的標題:(註:找不到蘋果日報對後龍科技園區的報導。除了google搜尋之外,我也試過蘋果日報網站內的全文搜索,發現從2009/06/28到五月初,內含"苗栗"新聞,沒有一則是關於苗栗後龍工業園區)
2009/06/18 中央社:"後龍科技園區案 正反兩派赴營建署陳情"2009/06/20聯合新聞網:"後龍園區重審 百人為縣長打氣"
2009/06/19自由時報電子報:"後龍科技園區 內政部裁定重審"
然後再看看"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計畫第一階段環境影響評估民意調查問卷"
民意調查的第二題:"請問在我們來訪之前,你是否聽說過要在這附近進行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計畫",結果71%說不知道;29%說知道。這29%回答知道的人,繼續回答第三題"您對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計畫的認識是從何處得知?"20.7%政府公告; 31%報紙雜誌;街坊鄰居跟親友48.3%。寫ka loh-loh-長,只想告訴讀者,政府跟主流媒體都沒有在"事前"滿足納稅人"知"的權利。
民主不是只有選舉,更重要是背後的公民社會,理想是各式各樣的政策都能夠經過充分討論與對話,才去執行。然而在台灣,一般人的公民參與似乎僅止於投票的激情。其他時候,我們被動地從媒體接受訊息,對於政府的施政很少能夠加入一起討論,甚至是工程開始進行,才驚覺什麼變化要發生了,這時候有什麼意見都太遲了,不是嗎?
資訊充分是公民參與的第一歩,不要去管有多少人會去看這些公告?有多少人會去瀏覽網頁甚至提出意見?有多少人會出席公共諮詢大會?至少讓想知道的人,有意見的人可以得到滿足。也是某種政府施政的監督制衡,有人在關心 有人在看,上位者便要更小心翼翼。
期待台灣早日立法將資訊公開以及公民討論列為必要程序!讓大家在火車站 捷運站得到資訊!
1 則留言:
台灣很難啊!
不要說這些公共建設,鳥籠公投法也是美其名有公投的法源 但是門檻合理性呢 更不用說ECFA這種連政府都搞不清內容卻急著要簽訂
還說沒有公投之必要 唉 沒有透明的資訊是一 公民無法參予是二 連老外看不下去發表公開信了政府回函還可以睜眼說瞎話的說沒有人批評啊 可悲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