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州交通部的日子,有個案子(x805.91)是要移動以及新增一些高速公路的路牌,像是:下個出口是ABC,X號公路靠左...。路牌跟樹木有何關係?原來路邊是有些樹木的,路牌也不只是地表上那顆大柱子而以,地底下基座(footing)是又大又深。樹木也是如此,平均而言,樹根遍及樹冠大小範圍的3-4倍,然而在都市裡,樹木是很難擁有這麼奢侈的生活環境的,所以我們會保護他們的關鍵存活區(Critical Survival Zone),即樹冠範圍下的那些樹根。
所以路牌是很有可能會危及到既有樹木的。我和樹藝師(Arborist)一同調查受影響範圍的樹木,包括樹種 胸徑 狀況,樹木調查(Tree Survey)可以說是任何大小案子都必需經歷的標準程序。工程進行期間,我們要盡力保護這些現存樹木的完整,要幫他們做好保護措施,假如樹木還是不幸死亡,依法必須依造公式補種回樹木(並非一對一關係)。
2010年台北要辦國際花卉博覽會,當然是件好事,當然樂見台北人生活因此升級,台北的國際能見度提高。花博會的官方網站上說明的理念之一是"達成減碳排放及3R (Reduce, Reuse, Recycle)之環保目標",前述的3顆櫻樹當然沒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且只是"移植"而已嘛!花博會結束後,他們還是可以種回來啊!
但是他們只是冰山的一腳,因為那三顆昭和櫻只是新生公園和美術公園裡的1,168樹木的小小部分,這1,168顆樹木都遭到相同的命運。樹木移植本來就是一件難度與花費都很高的任務,移植前後樹木都需要特別的照顧,才能存活。對很多樹種來說,移植就等於死亡了,因為移植存活率幾乎等於零。
讓我們看看2008年10月24日公視午間新聞報導的移樹實況:"挖土機不斷在樹木四周圍挖掘,在公園幾十年的樹木,就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就被迫離開生長的土地,移植過程中,工人粗魯的拉扯,更讓東倒西歪的樹木加重傷害﹔公園另一頭,已經長了兩個人高的樹,情況更慘,已經深入泥土中的根,被工人毫不留情的拿鋸子剷除。"也難怪會有台北市松山菸廠的移植成果-第一批移植384多棵,在2007年下旬的勘查,已經有107棵宣告死亡,死亡率27.89%(107/384 = 27.89%)。
想想這1,168棵樹木移植後的命運,不要用悲觀的27.89%死亡率作計算,樂觀一點,用20%就好(1,168* 20% = 233.6),我們可以估計至少200顆會死亡。主辦單位對"Reuse"的理解似乎很有問題。花博會的設計顯然一點都不尊重既有環境,沒有考慮要把既有的地景融入設計之中。而且移植死亡率高,新樹又不一定能存活,為什麼不能保護現有樹木呢?善用既有樹木可以省去大筆移植的費用,也不用再花錢買新樹苗跟運輸成本,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是圖利廠商或是有大筆預算需要消化。
相對打3R旗幟的花博會,看似大老粗的路牌工程,程序卻顯得細緻,非常諷刺。
都會森林到樹木墳場 松菸老樹移植死了107棵,2007年9月29日環境資訊中心
諷刺!興建花博展覽館 移植大樹木,2008年10月24日公視午間新聞
北市將砸6億 移樹蓋梯田茶園 各界轟,2009年2月13日環境資訊中心
環保團體諷:「移樹市長」郝龍斌 竟成國際環保片配音,2009年4月23日環境資訊中心
1 則留言:
這讓我回想到法鼓山建廟時的介紹短片, 為了移植並保存好老樹, 他们花了近兩年的時間.
下面是我與一朋友談話他親自看到 台灣為了擴大內需而做了一些好笑或心痛的工程. 在新竹砍掉整條路一排20幾年老樹, 改種一人高的樟樹, 旁邊再種些日日春.
他的老家將整個村庄的磚牆, 全部被漆上紅漆, 水泥接縫處塗上白漆. 本來純樸的紅磚牆變成塗上一層厚粉俗不可耐的怪牆. 有一家人貼上大字報"還我原來的牆壁來"
感慨很多
Dolly
張貼留言